联系电话
公众号
回到顶部
热退磁仪
基本原理:
通过逐步加热样品至特定温度(居里温度,通常为300℃-700℃)时其磁性会被破坏,冷却后,会消除其携带的次生剩磁(如黏滞剩磁、化学剩磁等),仅保留与当时地磁场方向一致的原生剩磁(如热剩磁或碎屑剩磁)
技术参数与性能:
1.精准控温,温度重复性<1℃,绝对温度准确度±5℃;常温加热至600℃ 40min,600℃冷却至常温 50min 最高温度可达800℃
2.同时处理100个标准样品,样品区残余磁场不高于10 nT
3.实时进行数据采集,并输出温度曲线
主要用途:
1.地层年代测定与文物年代测定
2.行星磁学研究,探索行星磁场的起源与演化机制
3.环境磁学与矿物学研究,解析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规律,解析岩石的磁化机制
4.矿产预测与资源勘查,矿区勘查中用于识别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弱磁性异常
5.地质灾害研究,评估地震灾害风险
热退磁炉能有效退去高矫顽力矿物的次生剩磁,适用于多种磁性矿物。
交变退磁仪
基本原理:
主要用于对岩石和土壤样品进行交变退磁和非磁滞剩磁(ARM)的研究。该仪器通过产生交变磁场和叠加直流场,对样品进行磁化和退磁处理,以获得样品的剩磁特性。
产品功能:
交变退磁是古地磁研究中的主要技术之一,目的是通过交变磁场对样品进行退磁处理,去除样品中的磁干扰,得到更纯净的剩磁信号。
在交变退磁的基础上,叠加一个较小的直流场,使样品获得非磁滞剩磁。通过测量 ARM,可以了解样品在不同磁场条件下的磁性行为。
主要用途:
1.用于研究岩石和土壤样品的古地磁特性,如古地磁极性、古地磁强度等,为古地磁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;
2.通过测量样品的 ARM 和剩磁,了解岩石的磁性矿物组成和磁性行为,为岩石磁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;
3.用于研究环境样品的磁性特征,如沉积物、土壤等,了解环境变化对磁性矿物的影响,为环境磁学研究提供数据。
交变退磁仪操作简单快捷,不会破坏物体原有理化性质,但对高矫顽力矿物的退磁效果有限。
两种退磁仪器的区别
1.工作原理不同
交变退磁仪采用的是利用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,通过控制磁场逐渐减弱来达到退磁效果,常被用与给矫顽力较低的磁性矿物退磁,如磁铁矿等;
热退磁炉则是通过加热样品至特定温度(如居里点),使磁性矿物的热运动足以克服磁畴的固定方向,从而消除剩磁。适用于给矫顽力较高的磁性矿物退磁,如赤铁矿等。
2.应用场景不同
交变退磁仪,常用于实验室中对岩石或沉积物样品进行逐步退磁,以分离不同矫顽力成分的剩磁。适用于快速、非破坏性的退磁处理;
热退磁炉用于高温退磁实验,通常在古地磁研究中用于确定样品的居里点或进行热退磁分析。适用于需要高温处理的样品,但可能改变样品的物理或化学性质。
3.结构不同
交变退磁仪结构相对简单,主要由交变磁场发生器和样品架组成;
热退磁炉结构较复杂,包括加热炉、温度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。